夜上海,华灯初上,上海的大街小巷烟火气十足。39岁的Charles(中文名:曾思聪)换上跑鞋,来到位于常熟路89号的“Charlie’s 粉红汉堡”店,和跑友开启酣畅淋漓的夜跑。这是他扎根上海的第15年,从年年想回美国的游子,到坐拥15家餐饮门店的创业者,再到4000人跑团的领跑者,他的故事里,藏着上海的速度与温度,也藏着一个华裔青年与这座城市的双向奔赴。
曾思聪(左三)和伙伴们参加上马
一间汉堡店里的机遇
美籍华裔曾思聪的人生转折,始于2010年父亲那间亏损的上海酒吧。彼时的他,是华尔街金融圈里西装革履的精英。“年轻气盛,觉得扭亏为盈不难。”他笑着回忆,可现实给了他一记闷棍,接手第一年,酒吧依旧亏损。
但正是这场挫败,让他看清了上海的活力。“纽约像慢跑,上海在冲刺”,他索性辞掉华尔街工作,一头扎进了上海的餐饮江湖。在纽约长大的他,对汉堡有着执念,却总觉得“少了点中国味”。2015年,第一家“Charlie’s 粉红汉堡”开业,他想要做中国人爱吃的汉堡。
没学过厨艺?那就泡在厨房试错。云朵面包要酥软带弹,他盯着烤箱试了100多次;牛肉饼的肥瘦比、酱料的酸甜度,他精心算好配比;大闸蟹汉堡里藏着蟹膏的鲜,小龙虾汉堡裹着麻辣的香……这些中西合璧的创意,让“Charlie’s 粉红汉堡”吸引了热播剧《三十而已》来拍摄。如今“Charlie’s 粉红汉堡”已增至15家,今年还要开一家米线店。
“上海人懂吃、敢尝鲜,这里的餐饮江湖,比华尔街更有烟火气。”他说,就像自己从小练就的拿手菜——蛋炒饭。“我的父母是第一代移民,平日里忙于工作,家里没人烧饭,我就自己学会了这门厨艺。”没想到,从此一发不可收拾,曾思聪爱上了做饭。“这一点,可能我确实遗传到了上海男人的‘特质’吧。”他笑言。
开汉堡店和组建跑团,会不会在健身理念方面有所冲突?“实则不然。”在曾思聪看来,“对于很多人来说,节食减肥是一件很痛苦的事。只要你把运动变成生活方式,才能持之以恒,减肥就不再痛苦。”
在汉堡店门口开启跑步活动
一双跑鞋串起的跨国社交
“一个人跑全马太枯燥,不如建个跑团。”2018年,耐克工作人员跟他打赌“敢不敢跑上马全马”,他一口答应,却犯了难,独自训练太孤单。于是,粉红跑团诞生了,如今8个微信群里聚集着4000名跑友,是上海最大的民间跑团之一,最近,跑团还和李宁品牌敲定了专属装备的合作。
每周二傍晚,常熟路地铁站旁总有群人热身,这是粉红跑团的“初学者5公里组”,有带狗跑的俊男靓女,有推着婴儿车的新手妈妈。周末的长跑拉练,有人为上马备赛。“以前在酒吧社交,现在通过跑步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,更健康,也更投缘。”这是跑友的共识。
跑团像个小联合国,主要说英语,串起了中外情谊。美国小伙通过跑团认识了上海姑娘,曾思聪当了介绍人。年轻人不爱泡吧爱跑步,这里成了新社交场。中外跑友拌嘴,跑一场步,汗流透了,话也说开了。初来乍到的老外不适应中国的风土人情,通过跑步交到了朋友,渐渐了解上海,体会到上海的魅力。“跑步是最好的沟通方式,不用翻译,脚步能说明一切。”
美国社交讲AA制,有点冷冰冰,上海人聚餐抢着买单,跑友递瓶水都暖心。曾思聪打开手机微信,俨然是一份跑团通讯录,跑团里藏着他对城市的观察:“在上海,跑步跑出了家的感觉。”
一座城市给的底气
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,曾思聪考取了清华大学EMBA,他努力平衡着事业、读书和跑团的平衡。上午刚刚参加完清华大学EMBA校友组织的100公里重走“西南联大之路”,傍晚就出现在上海的跑团活动上。曾思聪的节奏,跟着上海的发展速度。“小时候觉得纽约最快,现在看,上海是冲刺,我得用跑步跟上。”
曾思聪在清华大学深造
如今,他的新目标清晰起来:把“粉红汉堡”开到纽约,让老外尝尝小龙虾汉堡的妙;把跑团做成中外交流的窗口,让更多人知道,上海的速度里有冲劲,温度里有深情。
在曾思聪和跑友的脚步里,不仅有追赶城市的力量手机股票配资软件,更有扎根上海的热忱。
迎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